傳統的修復方法是將損壞的部件進行拆卸后外協修復,或是進行刷鍍及表面的整體刮研,但修復周期長,修復費用高。針對上述問題,當代新維修方法是采用高分子復合材料,應用多的有美國美嘉華應用技術在現場進行劃傷尺寸的恢復修復。液壓回路卸壓時應先擰松溢流閥等處的手輪或調壓螺釘,使壓力油卸荷,然后切斷電源或切斷動力源,使液壓裝置停止運轉。其材料優異的附著力和良好的抗壓能力,不但能夠滿足上述的工況要求下的生產使用要求,涂抹材料:將調和均勻的2211F涂抹到劃傷表面;第1層要薄,要均勻且全部覆蓋劃傷面,以確保材料與金屬表面的粘接,再將材料涂至整個修復部位后反復按壓,確保材料填實并達到所需厚度,使之比缸筒內壁表面略高。
表面處理:首先清洗和打磨,用脫脂棉蘸丙1酮或無水乙醇將將劃傷部位清洗干凈后進行打磨。(若不先清洗而直接進行打磨,會使油污浸入缸體,造成粘接不牢,甚至脫落。首先液壓缸負載后作動速度達到某一標準以上時,必須需用有緩沖裝置的液壓缸。打磨時先將擠傷部位高出基準面的部分打磨至基準面以下,以防止柱塞的再劃傷,再用什錦銼將劃傷溝槽內的油污、異物剔出,后用旋轉銼將整個劃傷面打毛。)材料在24℃下完全達到各項性能需要24小時,為了節省時間,可以通過鹵鎢燈提高溫度,溫度每提升11℃,固化時間就會縮短一半,固化溫度70℃。
常用材料有:25,45,ZG200~400,1Cr18Ni9等等。缸筒毛坯多采用冷拔或熱扎無縫鋼管,因此工序通常是調質(保證缸筒的強度,使其能承受油壓不會變形和破壞)→珩磨或鏜滾壓(保證缸筒內徑的粗糙度、圓度、圓柱度和直線度等,使活塞密封性在長期往復運動后不變)→車(保證缸筒全長等設計尺寸要求)→鉆(加工出油口孔,保證進出油路)→鉗,缸蓋裝在液壓缸兩端,與缸筒構成緊密的油腔。它是一種壓力光整加工,是利用金屬在常溫狀態的冷塑性特點,利用滾壓工具對工件表面施加一定的壓力,使工件表層金屬產生塑性流動,填入到原始殘留的低凹波谷中,而達到工件表面粗糙值降低。通常有焊接、螺紋、螺栓、卡鍵和拉桿等多種連接方式,一般根據工作壓力,油缸的連接方式,使用環境等因素選擇。
下一條:大噸位油缸求購免費咨詢